【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】採訪峨冷‧魯魯安(安聖惠)時,她正應藝術家舒米‧如妮的邀請,準備要前往花蓮大港口部落的溼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季駐村。被問到可能會創作什麼樣的作品?峨冷‧魯魯安笑著說,她也不知道。

用「心」觀察 創作自身看法

魯凱族藝術家峨冷‧魯魯安認為,人要與自然先有對話,對話之前更要有「心」的觀察,創作本身是一種人與自然的溝通或者想法,用各種不同的藝術型態將心裡的話表現出來。「所以,我都是到當地之後再去思考,因為觀察很重要。」峨冷‧魯魯安說,那麼美的地方,當然就是慢慢地看,自在地描繪就好。

從對漂流木的運用和想像,也許可以讓峨冷‧魯魯安的想法更顯立體。峨冷‧魯魯安小時候住在舊好茶部落,對她來說,第一個啟發自己的老師就在生活周遭、就在大自然。「也不是特別要去向誰學習創作,而是生活就在美中、美就是生活。」峨冷‧魯魯安說的美,是未遭受破壞的自然之美。

■峨冷‧魯魯安透過作品,與自然對話。她希望看見她創作的人,也能一起參與這場對話。(圖/峨冷‧魯魯安提供 文/呂淑姮)

但峨冷‧魯魯安日後歷經舊好茶遭政府迫遷、舉家搬遷至霧台,又有後來的莫拉克、部落遷至瑪家農場,對於生命的漂泊感,讓她見到漂流木時,會有種特別的感慨。她說,心中最幽微的角落處,始終覺得自己從離開舊好茶那刻開始,就已經在流浪。

「人對於出生成長的地方,總是特別懷念,即使只生活短短10來年。」認定舊好茶才是家、但家已經消失在迫遷和天災中,峨冷‧魯魯安說,每次看到漂流木翻山越嶺離開了原本生長的環境,總會思考著漂流木是如何歷經種種險惡,來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個終點。這就是藝術創作者對於土地和人文的連結方式。

「使用自然素材時,就是土地在教導人事情的時候。」峨冷‧魯魯安說,人和土地的關係是很緊密的,因為使用自然素材創作,學著觀察、用花草植物說自己想表達的思想,她等於是讓「自然」教會了如何成為一位藝術創作者,也被教導出說唱的方式。

捍衛「母親」 關心土地議題

所以峨冷‧魯魯安也特別關注土地與環境議題,對於原住民族運動也相當關心;畢竟,土地就是原住民族的母親。她也提到了山海部落的差異:海岸部落對藝術創作者來說是遼闊無邊的,來自山區部落的峨冷‧魯魯安,雖然認為山中的部落才有家的感覺,但同時也給她嚴謹的責任和束縛。

在峨冷‧魯魯安的創作裡,對於族群和自身家族也放入了部分看法。她說,自己第一次的藝術展覽就在北美館,還是大型裝置藝術,感覺很幸運。剛開始是從事花藝工作,受到朋友鼓勵,在因緣際會下接觸了北美館的展覽。

■魯凱族藝術家峨冷‧魯魯安說,人們最好的美感老師,就是不受破壞的大自然。(圖/峨冷‧魯魯安提供 文/呂淑姮)

後來,峨冷‧魯魯安以母親的生命歷程為主題,用了複合式的自然媒材表現她眼中的母親。峨冷‧魯魯安說,媽媽雖是魯凱族的頭目,但以魯凱族的標準來看,母親的資格不太符合。因為母親身分是么女,但因家族中的長兄姐都另有婚嫁,沒有辦法繼承頭目,母親希望承擔家族責任,在傳統和現實之間卻有許多外人無法理解的壓力。

峨冷‧魯魯安說,她用作品傳達與母親的對話,用自然的語言,說出對母親、對於責任的感覺。

在台東機場中,也可看到峨冷‧魯魯安的大型裝置藝術。她說,每件藝術品都是另種型式的表達,不同於文字,人們可以有更大的想像空間。下次再看到不同藝術家的作品,仔細看看他們想傳達的訊息吧!

(本系列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合作執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se566545 的頭像
    wse566545

    wse566545的部落格

    wse5665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